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又称公司出海、业务出海、资金出海,指境内企业直接或通过控制的境外企业,以投入资产获取境外权益的一种形式。境外直接投资通常针对获取的权益界限比较明确,如股权、使用权、管理权、收益权等,相对于通过协议安排所获取的权益较为清晰,为风险的防范和维权路径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支持,是企业开拓国际业务的一种常见方式。
此处,我们也需要清楚投入的资产是指什么?
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大概总结一下,不对别喷哦,可以留言共同研究交流。其实发改委和商务部对这个境外投资都有管辖权,但是侧重点不一样,发改委关注的是你用什么去换回了什么,商务部更关注你怎么换的,以及后续的管理,有没有吃亏啊这些,像不像一家子里面做决策的父亲和啥都管管的老妈呢。
根据发改委规定,投入的资产是指货币、实物资产、让渡权益、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在这些形式下,特别关注内保外贷也是属于投入资产的一种形式,同样需要履行备案或者核准。
商务部则是关注我们投入资产的方式,根据商务部的规定,通过新设、并购及其他方式取得境外非金融企业权益的行为,需履行备案/核准程序。本部分我们讲解非金融类的企业,金融类我们另行开篇,挖个坑,以后填。可行的给个三连哦。
现在来到获取的境外权益都有哪些?说实话,小编从业时间短,并没有全部涉猎到各类型的境外投资实例,先讲我做过的,也是最简单的,就是通过新设境外实体公司,从而获得境外公司的股权和管理权,从而开展业务。要是这样说,那这篇文章就可以结束啦。这样小编准备装一下的心态就无从发挥了,回过来我们还是从发改委和商务部的管理办法和制度结合自己实际的案例来深入剖析一下吧,呃~~~,相对深入一点,别扔鞋。
发改委11号令列举的投资活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 获得境外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权益;
2、 获得境外自然资源勘探、开发特许权等权益;
3、 获得境外基础设施所有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
4、 获得境外企业或资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
5、 新建或改扩建境外固定资产;
6、 新建境外企业或向既有境外企业增加投资;
7、 新设或参股境外股权投资基金;
8、 通过协议、信托等方式控制境外企业或资产。